“粽”情端午,食养有道
时间:2025-05-28 16:00:24来源:文汇报
说起粽子,人们对它的印象首先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而后是一种美味食物,却很少会想到粽子其实也可以是一种养生食品,不同的馅料有着不同的食疗功效。

-豆瑞

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除了纪念屈原这段历史文化典故,你有没有想过,端午时节吃粽子,其实也富含中医传统养生观的智慧。

中医食疗讲究“因时而食”。端午节通常是处于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前后,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在南方还会出现雨期连绵的梅雨天气,可以说是湿热交织。这种湿热的环境一方面为蚊虫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很多人会出现少气懒言、头晕无力、困倦少食等症状。故自古以来端午节除了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此时的养生也通常着重健脾祛湿。而粽子就是一种适合此节气食用的食品。

从主料到粽叶“包裹”食疗功效

为什么说粽子是端午时节的食养佳品?首要的原因就在粽子的主料上。粽子多以糯米为主料,糯米又名江米、元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固表敛汗、止泻等功效,是体虚者温补强身的佳品,适合脾胃虚寒、食欲不佳的人食用。

其次,传统的粽子一般都用芦苇叶、竹叶或荷叶来包裹,这些叶子不但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包装,还有着很好的食疗功效。比如,芦苇叶可以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凉血通淋。竹叶可以清热除烦、生津利尿、退虚热。荷叶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这些粽叶经高温蒸煮,其中的有效成分可充分地浸透到内馅部分,增强粽子的食疗功效,还可以为粽子提高口感,增添一股清香。

所以,对一般人群来说,粽子具有健脾开胃、清热祛湿的功效,非常适合在端午时节食用。更值得一提的是,粽子里往往会添加很多辅料,不但提高了粽子的营养价值,还因添加的辅料不同,使得粽子具有不同的口感和不同的食疗功效。这里列举几种粽子详细说说。

-红枣糯米粽:北方通常喜欢吃甜口的粽子,红枣糯米粽就是北方粽子的典型代表。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养血生津、调营卫的功效,是补中健脾的佳品。在温补脾胃的糯米中加入大枣,提高了粽子健脾的功效,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食用,不过,湿痰、积滞的患者宜少食或不食。

-荷香鸭肉粽:南方通常喜欢吃咸口的粽子,如大肉粽、火腿肉粽、蛋黄肉粽。这里特别要介绍的是以荷叶为粽叶的荷香鸭肉粽。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阴补虚、清热利水消肿的作用。初夏时节,人们常常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低下症状,鸭肉是比较适合夏季食用的肉类。荷香鸭肉粽具有滋肺阴、养气血、助阳气的功效,很适合因天气变化而感到疲乏的人食用。

-赤豆糯米粽:赤豆味甘酸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具有健脾胃、消热毒、利小便的功效,是应用范围很广的药食同源的食品。利水渗湿的赤豆与糯米搭配不但健脾胃,还增强了祛湿热的功效,特别适合在湿热交织的天气食用,也适合脾虚水肿、小便不利者食用。

-板栗粽: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功效。添加了板栗的粽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比较适宜肾虚腰膝无力、内寒泄泻者食用。

-杂粮粽:当前,市面上很多养生粽是以杂粮粽的形式出现,比如三豆粽、养生乌米粽。杂粮粽中通常加入的食材有紫糯米、大黄米、粘高粱、粘小米、莲子、薏米、燕麦、大麦、花生、绿豆、黑豆、芸豆等。这些食材一方面可以为粽子增强食疗功效,比如以“三豆汤”中的黑豆、赤豆、绿豆为配料来做粽子,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铁、钾、镁、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植物甾醇、多酚等。杂粮粽不但使得粽子的营养价值提高,而且由于血糖生成指数低,饱腹感好,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粽子最好趁热吃、早晨吃

食用粽子虽然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并非多多益善,也非人人适合。食用时还需要留心以下事项。

首先,胃酸过多和消化道溃疡者慎食。糯米可刺激胃酸分泌,对于胃酸过多或消化道溃疡,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食用过多可能诱发反酸、烧心,甚至加重黏膜损伤。建议搭配绿叶蔬菜,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并控制单次食用量。

其次,吞咽功能弱者需要防卡喉。对于老人小孩或其他吞咽功能弱者,应当小口吃粽子,进食时细嚼慢咽,保持坐直,每口后空吞咽,清理咽喉。优先选择低黏性杂粮粽,如燕麦、糙米粽等,避免黏滞卡喉风险。

高脂血症患者避高脂粽。这类患者不宜吃搭配五花肉、咸蛋黄等高脂高胆固醇食材的粽子,可以选择低糖低脂的杂粮粽、赤豆粽等。

糖尿病患者则要优选低GI粽。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为87,属于高GI食物。其支链淀粉结构在糊化后更易被淀粉酶快速分解为葡萄糖,导致餐后血糖骤升。所以建议“糖友”食用低GI的杂粮粽等。食用前先摄入蔬菜、蛋白质类食物,可降低血糖波动,并扣除等量的主食,不宜多食。

要知道,粽子也是主食的一种,食用后要减少其他主食相应的量,不能把粽子当零食吃。粽子热量高,最好早上食用,这样可以有一天的时间消化代谢掉,防止长肉。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粽子最好趁热吃。因为糯米冷却后,容易老化回生,黏度增加,不易消化。此外,冷粽子可能诱发消化不良及急性胃肠炎。因此,粽子应彻底加热后食用。

标签:

最新
  • “粽”情端午,食养有道

    说起粽子,人们对它的印象首先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而后是一种美味

  • 全球首个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在沪亮相 大数据+AI+医疗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镜观,12日在2025

  • 中外减重专家齐聚哈尔滨 探索肥胖防治“国际化”新路径

    近日,国际减重与代谢外科联盟亚太区暨国际肥胖学会网络研讨会在黑

  • 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双增超四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11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中国新能源汽

  • 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动工

    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水工主体结构28日动工,预计项目整体202

  • 经合组织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17日发布中期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

  • 去年中国22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82.5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3日在北京透露,2024年,中国22个自贸

  • 全球最快高铁正在开展多项试验验证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全球最快的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已经

  • 浙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助力区域经济创新提质

    中新网杭州2月7日电(奚金燕 杜文博)知识产权是衡量地区创新活力的

  • 从用电量看经济发展新脉动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9 85万亿千瓦时

  • 我国资本市场将迎来中长期稳定资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

  • 中国信保承保金额首超万亿美元

    本报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俊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题 “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

     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

  • 漳台青少年舞蹈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福建漳州举行

    12月14日晚,文脉同根 舞步同行漳台青少年舞蹈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

  • 全球热带农业创新大会三亚召开 共议合作新前景

    中新社三亚12月7日电 (记者 王晓斌)为期两天的全球热带农业创新大

  • ​西平县专探小学举行“浸润成长 筑梦未来”家长会

    为深入推进家校共育工作,增强家校联合共育意识,积极凝聚学校、家庭的